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云间集》等。 贝琼的诗文(223篇)
贝琼曾祖贝珪,宋理宗时由苏州徙崇德(今浙江桐乡),筑室语儿溪上,遂为史山。史山即殳山(今属浙江海宁双山乡)。贝琼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少年时即颖悟,性坦率,不修边幅而笃志好学,博通经史百家。师事同乡黄次山、会稽杨维桢。元末世乱,隐居教授,往来于华亭(今江苏松江)、海昌(今浙江海宁)间,生徒云集。又曾主教幽湖(今桐乡濮院)朱显道家。48岁时始领乡荐,游京师,作《真真曲》,由此知名。时张士诚据平江(今苏州市),贝琼隐居殳山,累征不就。
明洪武三年(1370),举明经,召修《元史》。同官李敏卿等称其叙事直而不徇。史成,受赐归乡。洪武五年,奉命出任浙江乡试官。次年,任国子助教,后改作中都国子监,教授勋臣子弟。与张美和、聂铉齐名,时称“成均三助”。曾叹古乐衰废,堂堂成均(官设学校),徒具其名,作《大韶赋》以寄感慨。在史馆,与金华宋景濂相友善,凡有著作,常互相推让。及景濂为司业,建议祀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于天子之学。太祖拒不采用,而当时犹有赞同者,琼乃作《释奠》以解辩之,赢得识者之赞赏。其坚持正道,大多类此。洪武十一年,致仕归。翌年,卒于家,葬于语儿乡。
贝琼有子5人,大多有文名。次子贝翱字秀翔,能诗,著有《平淡集》。
谩秃霜毫临北海,更求雪茧写兰亭。
也知不改无盐陋,浪抹青红斗尹邢。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之户不啻百篇有论笔法自赵松雪用落墨而始废者有为笔卦者近世肤学小子率意妄作类如此可叹也已因赋五绝(其五)。元代。贝琼。谩秃霜毫临北海,更求雪茧写兰亭。也知不改无盐陋,浪抹青红斗尹邢。
寄潘时雍。元代。贝琼。潘岳闲居学灌园,一椽茅屋近青门。野乌得食频将子,慈竹团阴定长孙。宾客过门车盖合,儿童汲井辘轳喧。春风金谷空流水,且共高歌醉瓦盆。
赠龙虎山邓子方鍊师。元代。贝琼。鬼谷仙人弱水东,身骑一鹤御青童。坎离龙虎蟠金鼎,日夜神明守绛宫。笔埽琅玕三竺雨,琴弹霹雳满林风。白头欲问长生诀,笑我京华尚转蓬。
送詹同文承旨还乡。元代。贝琼。奉天殿下亲承诏,老著黄冠出紫薇。万里云霄双鹤去,九江风浪一帆归。春前载酒黄泥坂,月下吹箫赤壁矶。大采昭回看帝制,山中草木尽光辉。
送吕元归四明。元代。贝琼。千里东归访故园,春深满目野花繁。山横鸟道如龙转,水落蛟门尚虎蹲。贺老风流谁复继,舒公气节更须论。故人为谢崔文学,何日听诗酒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