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年少时,高视隘八荒。
惟思涉险道,谁能戒垂堂。
南辕与北轨,所历何杳茫。
一旦十年后,尽化争战场。
岂无英雄士,几人归北邙。
抚此重长叹,壮志失轩昂。
敛退就衡宇,蹙蹙守一方。
往事且弃置,身在亦奚伤。
和陶渊明拟古九首(其四)。元代末明代初。戴良。我昔年少时,高视隘八荒。惟思涉险道,谁能戒垂堂。南辕与北轨,所历何杳茫。一旦十年后,尽化争战场。岂无英雄士,几人归北邙。抚此重长叹,壮志失轩昂。敛退就衡宇,蹙蹙守一方。往事且弃置,身在亦奚伤。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宋代。刘克庄。 君子防微谨,嫌疑远未然。从来纳履处,不傍种瓜田。樊圃芸初熟,耕畦瓞已绵。黄台虽可摘,东郭未尝穿。尾虎惩危道,挥蝇慕昔贤。浪云择地蹈,濡血在山前。
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宋代。杨万里。 暮烟如雨雨如烟,一把珠帘隔远山。帘影渐浓山渐淡,恍然移入画屏间。
清都观答幼遐。唐代。韦应物。 逍遥仙家子,日夕朝玉皇。兴高清露没,渴饮琼华浆。解组一来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顾我笑,绿简发新章。泠泠如玉音,馥馥若兰芳。浩意坐盈此,月华殊未央。却念喧哗日,何由得清凉。疏松抗高殿,密竹阴长廊。荣名等粪土,携手随风翔。
太湖恬亭。宋代。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山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村居 其二。清代。多隆阿。 差觉强人意,门前过客稀。风和舒菜甲,雨小养苔衣。山静云偏出,园荒草转肥。邻家呼午饭,野老荷锄归。
复次韵呈维心拙涩不工当为抵掌 其一。宋代。沈与求。 岐亭幽梦堕微茫,百草先春自不芳。山雨压低临涧影,天风吹下满林香。梨花少韵非俦匹,竹叶多情故敛藏。长记江桥闲立马,落英谁扫重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