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萧望之传》:“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上官桀与盖主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夹持。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閤曰:‘不愿见。’并说光曰:‘今士见者皆先露索夹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於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仲翁出入从苍头庐儿,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录录,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 汉·霍光当权时,上官桀和盖主阴谋杀害霍光未遂被处死。霍光为防行刺,规定晋见者必先搜身,然后由两名官吏夹持方得相见奏事。萧望之不愿这样做,并向霍光提出应废除此陋规。霍光听了很不满意。三年中,原先与萧望之同时被丙吉举荐的王仲翁已升任光禄大夫,而萧望之受到排挤,仍然是一个看门小吏。王仲翁报怨他傲上,萧望之以“人各有志”作答,并无悔意。后因以“抱关萧生”用为咏守志不阿的典故。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八《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老》:“寂寞抱关叹萧生,耆老执戟哀扬子。”
抱关萧生, 《汉书·萧望之传》:“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上官桀与盖主谋杀光,光既诛桀等,后出入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夹持。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閤曰:‘不愿见。’并说光曰:‘今士见者皆先露索夹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於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事中,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仲翁出入从苍头庐儿,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之曰:‘不肯录录,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 汉·霍光当权时,上官桀和盖主阴谋杀害霍光未遂被处死。霍光为防行刺,规定晋见者必先搜身,然后由两名官吏夹持方得相见奏事。萧望之不愿这样做,并向霍光提出应废除此陋规。霍光听了很不满意。三年中,原先与萧望之同时被丙吉举荐的王仲翁已升任光禄大夫,而萧望之受到排挤,仍然是一个看门小吏。王仲翁报怨他傲上,萧望之以“人各有志”作答,并无悔意。后因以“抱关萧生”用为咏守志不阿的典故。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八《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老》:“寂寞抱关叹萧生,耆老执戟哀扬子。”
意思《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载:“在礼在宋州,人…》
意思《 《宋书·符瑞下》:“西王母,舜时来献白环、…》
意思《 《世说新语·宠礼》:“孝武在西堂会,伏滔预…》
意思《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杜少陵诗云…》
意思《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遂至吴,依大家…》
意思《 《三辅皇图》卷四《苑囿》:“武帝立子据为…》
意思《 《汉书·卜式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
意思《 唐·张鷟《朝野佥载》六:“王显与文武皇帝…》
意思《 《世说新语·品藻》:“庾道季云:‘廉颇、蔺…》
意思《 晋·崔豹《古今注》卷下《问答释义》:“牛…》
意思《 汉·应劭《风俗通义·正失》“叶令词”:“…》
意思《 《周礼·秋官·伊耆氏》:“伊耆氏掌国之大…》
意思《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贾充传》:“贾充字…》
意思《 《太平御览》卷四四一“人事部八十二”“…》
意思《 《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