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典·学古诗·让你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燃料用的杂木。
引《墨子·节葬下》:“秦 之西,有 仪渠 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宋史·食货志下八》:“其餘橘园、鱼池……柴薪、地铺、枯牛骨、溉田水利等名,皆因诸国旧制,前后屡詔废省。”
可供燃烧的柴火。亦泛指木材。
引《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又用土布袋并柴薪草把相杂,于城边作梯凳。」《西游记·第一回》:「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间,货几文钱。」
柴薪是一个汉语词汇,
拼音:chái xīn
释义:作燃料用的杂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