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喉襟”。
喻纲领,要领。
喻要害之地。
亦作“喉襟”。
喻纲领,要领。
引汉•赵岐 《<孟子>题辞》:“《论语》者,五经之錧鎋,六蓺之喉衿也。”
宋•程大昌 《考古编·诗论》:“然则古序也者,其《诗》之喉襟也歟!”
喻要害之地。
引《晋书·石勒载记上》:“鄴 有 三臺 之固,西接 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
金•邓千江 《望海潮·上兰州守》词:“营屯绣错,山形米聚,喉襟百二 秦 关。”
明•李东阳 《天津卫城修造记》:“矧畿辅之近,喉襟之要,拥重兵,置羣士,而无以控制统驭之,其可哉?”
咽喉及颈领。
比喻纲领、纲要。
引汉·赵岐〈孟子题辞〉:「论语者,五经之錧辖,六蓺之喉衿也。」
比喻形势险要,可掌控全局之地。
引《晋书·卷一〇四·石勒载记上》:「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宜北徙据之。」
喉衿,hóu jīn,纲领,要领,出自《论语》。